说到帕金森病,大家首先会想的症状是手抖。其实,帕金森患者除了双手不停地颤抖、僵硬等运动障碍的外,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便秘等非运动症状,这些同样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编写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日前正式发布。新版指南明确提出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治疗的,同时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的治疗原则,使患者长期获益。
帕金森症状
不止手抖僵硬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我国患者人数已超200万,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7%。患者多表现为动作缓慢笨拙、手脚 或身体的其他部位颤抖、身体变得僵硬、面部无表情,但很多患者误以为手抖、动作缓慢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因而并不当回事,导致就诊时间延误平均超过半年。在 、上海等一线城市,患者的治疗率低于40%,而农村偏远地区则更低。
帕金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无不例外地出现僵硬、动 作迟缓、双手不停地颤抖等运动症状。但事实上,帕金森病患者除了运动障碍的外,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便秘、失眠、认知困难、嗅觉减退、 疼痛或等非运动症状,这些症状使得原本活动不灵活的帕金森患者更加痛苦。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生弟教授介绍,《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明确提出新——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治疗。
临床发现,帕金森病常常被误诊为脑萎缩、颈椎病、痴呆、抑郁症等五花八门的疾病,这除了说明一些非专科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外,也反映了帕金森病的临床表 现实在是太复杂。因此,专家强调,有颤、硬、慢等运动障碍,或伴有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到大医院神经专科就诊,及早诊断帕金森病。
早诊早治
改善生活质量
此前的《指南》认为,在疾病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时,早期可暂不用药,主要通过运动等非药物疗法进行干预。新版《指南》指出,帕金森病会随着时间推移 而渐进性加重,因此一旦诊断为帕金森,就应尽早开始神经性治疗,不要等到生活质量下降了才开始治疗,这对帕金森整个治疗的成败具有关键性作用。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海波教授指出,早期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然而,由于患者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八 成患者用药不足,达不到最佳疗效。新版《指南》明确指出,早期应用小剂量左旋多巴并不增加异动症的发生率。医生可根据患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用药方案,药物 剂量“够用就好”,力求剂量最小,疗效最佳,并发症发生率最低。
新版《指南》同时强调,采用“多管齐下”的治疗方案,在以药物治疗为首选的基础上,配合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补充营养等方法,进行长期规范管理,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治疗信心,从而实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的长期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