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是慢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白血病患者总数的15%。据统计,我国慢粒的发病率约为10万分之0.36~1,即每年约新增慢粒患者5000人。按患病率计算,我国现有的慢粒患者约有3万~4万名,以中老年人为主。
白血病是由于骨髓在造血过程中发生了异常变化,造血细胞故障影响了正常血细胞的生长和功能而造成的,而慢粒以髓系造血干细胞恶性增生为主,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远远高于正,特别是粒细胞(白细胞的一种)比例显著增高。
慢粒的发病与遗传染色体有关,它是首个被证明与某个具体的染色体异常有关的人类肿瘤。在某种病理状态下,细胞内染色体发生断裂,易位(断裂之后相互融合)形成异常染色体,即染色体。染色体开始在人体内制造不正常的蛋白,称为BCR-ABL融合蛋白。这种融合蛋白使血液中的白细胞,特别是粒细胞的增殖不受控制,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慢粒。因此,慢粒患者均可检出BCR-ABL融合基因。
尽管慢粒有着显著的脾脏肿大的特征,但目前40%的慢粒患者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常见的症状就是出血、头晕、乏力等,很多病人都是在医院查体的时候才发现患上了慢粒。在发病早期,那些恶性增生的粒细胞具有分化的能力,且骨髓功能是正常的,所以常在数年内保持稳定。但如果发现晚,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病情进展,最终会转变为急性白血病而死亡。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能够根治慢粒的唯一方法,但是受到很多方面的,成功率仅为50%,而且术后生活质量较差。目前,医学界对慢粒主要采取靶向治疗方式,即针对慢粒的融合蛋白,使其导致粒细胞异常增殖的功能。靶向治疗的药物为酪氨酸激酶剂(简称TKI)。一代TKI药物主要是伊马替尼,二代TKI药物有达沙替尼、尼洛替尼等。有研究报告显示,接受伊马替尼治疗8年的慢粒患者,85%的人可以下来,预期可达15年到20年,甚至更长。
但任何药物治疗都有失败的可能性,伊马替尼也如此:若融合基因发生突变,伊马替尼的药物治疗便会失去效果。因此,慢粒患者接受了伊马替尼治疗后,应在治疗开始的第3、6、12个月进行规范的随访,检测融合基因的变化情况。如发现融合基因指标未达标,应和主治医师讨论是否及时更改二代药治疗。根据欧洲白血病网络(ELN)最新慢性髓性白血病管理推荐指出,开始药物治疗3个月时,若患者BCR-ABL10%,即为没有达到最佳反应指标,这些患者的长期数据明显劣于疗效达标患者。
然而,好大夫在线今年9月份的一次调研结果显示,九成慢粒患者对与自己性命相关的融合基因指标并无了解,八成患者没有规范的基因突变检测。这部分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令人担忧,成为慢粒治疗的瓶颈。
因此,医生须提高患者对融合基因的知晓率,提醒他们进行规范的融合基因检测:在开始药物治疗的第3、6、12个月做检测。第3个月检测结果符合最佳疗效的患者,第6个月时还须检测。第6个月的最佳治疗反应指标是BCR-ABL
至于具体要换哪种二代TKI药物进行进一步治疗,需要通过正规的BCR-ABL基因突变检查确定突变类型,综合考虑基因突变检查结果、疾病分期、服用方法、基础疾病等情况来做选择。
尽管靶向治疗药物效果不错,但高昂的药费却成为慢粒患者的最大负担。好大夫在线的调研发现,76%的慢粒患者认为经济负担过重是他们最大的困扰。将近半数慢粒患者每年自己支付用于靶向治疗药物的花费,在5万元到10万元之间,还有些患者在20万元以上。95%的患者有外债,债务常达20万元到30万元。二代药患者则更需经济支持,因为药费更加昂贵。
因此,相对于缺乏规范和规律的融合基因检测,药物治疗的经济负担成为阻碍慢粒患者成功治疗的另一个瓶颈。第一个瓶颈多是主观因素造成的,如由于对医学知识了解有限以及医生对病情交代太少,导致患者对融合基因的知晓率和检测意识比较低。第二个瓶颈则是客观的,动辄每年十多万元的费用,是绝大多数家庭都难以承担的。
上述调研在问及“你对慢粒白血病治疗最大的期望是什么”时,74%的患者说:希望这些靶向治疗的药物能够有医保报销。尽管这个问题还有“长期”“回归正常生活”等其他并列选项,但患者的最大期望还是先解决眼前问题:进医保。我们也认为,这是当前解决慢粒患者治疗瓶颈问题的最迫切和最长远之计。(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江滨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金洁)
延伸阅读
治疗慢粒的两大误区
1.不吃足药剂量能规避副反应?
药物依从性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种疾病领域中,慢粒治疗也不例外。许多患者由于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有的患者则以与国外患者体重有差别为由,认为不需要吃足剂量。事实上,虽然国内人群与国外人群有体格上的差别,但在临床研究中并未发现代谢方面的显著差异。因此,如果患者不足量吃药,仅凭感觉擅自调整剂量,很有可能增加疾病进展的风险,比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更严重。
2.最好的药要留到最后?
医学界的共识是以一代TKI药物作为一线治疗。一线治疗产生耐药,或者治疗效果欠佳及失败时,选择二代TKI药物。这时,患者往往有个误区:把最好的药留到最后。但在肿瘤治疗上,有一种新观点是要把最好的治疗方式最早用,以期最大程度遏制疾病进展,从而获取最大的获益。凭借与一代TKI药物完全不同的结构,二代TKI药物达沙替尼在体外实验中,对BCR-ABL的效力比一代TKI药物伊马替尼强325倍,比同为二代的尼洛替尼强16倍,尽早使用,可尽早帮助患者强效控制病情。来源网-《日报》)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