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药物医疗> 文章内容

药物医疗解析药价之困:大药方、滥检查、过度医疗抵消药品价格下降空间

※发布时间:2013-2-21 13:01:0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历经数次降价,通过价格调控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收效甚微。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如仅凭单方面的药品降价手段,很难避免药品费用的降低与检查治疗费用的上升共存,最终患者支付的看病总费用并不会出现根本性改变。如何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从体制机制上理顺药品、医药费用管理体系,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

  药价降了,其他费用就会涨

  通常老百姓抱怨看病贵归根到底是药价高造成的,而降低医疗费用的关键仍然是要降低药价在整个医疗费用中所占的比例。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药费支出究竟降没降?医疗费究竟降了多少?

  记者走访我省几家知名三甲医院,随机抽取了2007年与2012年同一术种的4类手术出院费用清单做以对比。结果显示,5年间,患者的“药占比”在总支出的医疗费用中呈现小幅下降趋势,但5年间的医疗费上涨更为明显。药品支出放缓的速度,远远不及医药费用“大踏步向前”的速度。

  5年间,以甲状腺手术为例,这一手术费用上涨5117.1元(涨幅136.62%),药品上涨1309.69元(涨幅209.48%);胆囊炎手术费用上涨1274.87元(涨幅20.83%),药品支出下跌24.6元(跌幅1.50%);阑尾炎手术费用上涨1284.92元(涨幅40.37%),药品上涨529.64元(涨幅34.28%)。

  出现这样的情况,自然有客观因素的原因。比如物价的整体上涨,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的提高与更新,本身就会提高医疗成本。但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目前各家医院的医疗收入都和医疗花费正相关,病人的支出越多,医院的收入越高。

  一位医院管理者私下告诉记者,医药费的大量支出不在药价上,大药方、滥检查、过度医疗,完全抵消了药品价格下降的空间,这也是国家发改委一次次降价,而老百姓却感受并不明显的根源所在。

  业内人士:看病的总费用并没有降

  一位不愿具名的三甲医院院长说,每年的财政拨款仅占医院总收入的6%7%,财政拨款主要离退休人员的工资,而通过提供医疗服务获取收入,占医院支出总额的95%,医务人员工资、绩效金和津贴补贴等基本来源于医院自筹。

  如果说,三甲医院药费降幅不明显是由于医院发展的“刚性需求”使然,那么作为网底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些基层机构药价情况执行如何?看病取药便宜了吗?

  在《2012年全省卫生事业发展统计》中,记者找到了答案。该《》显示,2012年1-11月乡镇卫生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为33.2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0.68%;其中药费为26.4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2011年上涨11.11%。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为834.1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7.26%,其中药费为546.9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2011年上涨3.12%。

  “其实无论是医院还是二级医院,的投入都相当有限,医院不仅要挣人员,工资还要买设备、建房子,这些钱如果不投入的话,最终还是由患者埋单。所以,药品收入还是低不下来,即使低了,那也是由检查费来拉的,老百姓看病的总费用并没有少。”业内人士说。

  取消“以药补医”要合力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表面看是要降低药占比,实际上取消以药补医涉及补偿问题,应该系统地以综合手段来解决。国家统计局调查队此前公布的2012年前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情况显示,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9%,医疗体制给老百姓看病就医带来的实惠仍显太少。

  省卫生厅副厅长郭玉芬表示,国家应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建立完善的药品生产供应体系和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才能彻底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行政降价不是解决药价虚高的根本办法,但是药品降价的方向必须。如何尽快启动医药分家,探索治本之策,从根本上真正解决矛盾,才是解决看病贵的良方。可喜的是,近年来,我省卫生系统已经开始实行“四排队”:对医务人员用药量、抗生素使用量、抗生素中青霉素使用量、患者自费比例等四个指标每月进行排队,以杜绝不合理用药。并对医疗机构“八排队”,即对医疗机构的医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率等八个指标进行排队,严格考核,整治“过度医疗”。(记者 赵汇 实习生 孔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