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2013年经济圈里面最为流行的词汇应该是“去杠杆”,但现在去谈中国经济需要“去杠杆”,那是谎言。因为中国经济目前的杠杆率并不高,并不需要“去”,相反,随着经济发展,更应该想着未来如何去加杠杆。
进行国际比较不难发现,我国居民部门和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在全球来看都比较低。尽管中国整体杠杆率并不高,但经济目前的问题在于金融资源出现领域的错配。08年之后,金融资源更多地集中于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市场和产能过剩行业。由于不在乎资金价格,2010年之后这些行业在表外获得快速扩张。金融资源错配产生的后果是使企待发展的、代表未来经济转型方向的实业在这种恶化的金融下举步维艰。
即便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资本回报率出现快速的回落,但相比较发达经济体而言,资本回报率仍然较高。如此不错的资本回报率这就要求我们在货币总量控制上更应该注重平稳操作。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不是所谓的杠杆率高低的问题,那么我们货币就不能采用“去杠杆”的方式去校正由于金融资源错配所带来的风险。更应该是多个决策部门统一协调来校正金融资源的错配。
2010年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快速扩张,我们采用总量控制、房地产开发和地方融资平台信贷的方式调控,结果银行通过表外快速扩张来满足他们的融资需要。2013年6月份为表外快速扩张,同时为警示期限错配的风险,对商业银行采用“抗压试验”,结果货币市场利率飙升。近期以来的“锁长放短”操作带来的却是长期无风险收益率的不断攀升。其实这些都没有解决金融资源错配的问题,也无助于解决金融资源的错配。
由于造成金融资源错配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地方深度介入经济运行所产生,那么要解决金融资源错配最为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转变职能。货币此时需要避免所谓的“去杠杆”操作,否则将为整个宏观经济运行“雪上加霜”。未来货币更需关注的也许就是盯住物价,为经济和转型营造良好的货币。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